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自2023年11月起,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中心“2021西部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保障项目”的支持下,开展驻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执行期间,中心派遣2名学校社工分别进驻千阳县城关镇初级中学和千阳县南寨镇初级中学两所学校,并建立了2个功能完备的社工室。项目服务期间,驻校社工常态化开展了系列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小组活动、个案辅导、社工信箱服务、主题活动以及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金发放、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提升培训等服务,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厌学辍学的风险,提升了他们的心理抗逆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持续接受九年义务教务,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项目执行期间共收益师生3648人次。 在“适应初中”活动中,我们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生活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在“探索自我”活动中,鼓励学生深入剖析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探索职业”中,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拓宽对各行各业的认识,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最后,在“规划生涯”板块,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为未来的成长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单次主题活动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期里,我们在七、八年级5个班级中开展了10节富有深意和启发性的主题活动,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同时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沟通心出发”活动中通过非暴力沟通小剧场,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沟通方式的差异,使学生们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体验非暴力沟通的益处。期望学生们能在实践中融入非暴力沟通,提升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营造积极、健康、尊重与理解的沟通氛围;在“同学,你真的很美”主题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深入探索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更是为了鼓励学生正视并珍视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不回避自己的不足,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本学期,我们共计在5个班级开展20节“070,让校园更美好”系列多次主题活动。活动重点强调了在校园欺凌中不盲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倡导尊重,告诫同学们尊重他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不应以嘲笑为乐;聚焦于关爱与同情,鼓励学生学会关心他人,避免冷漠与无情;最后我们通过宣誓环节倡导同学们面对欺凌: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做沉默的旁观者,主导报告积极寻求帮助,向校园欺凌说不。 因此,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本学期特别开展了“和压力说你好”小组活动,活动共分为六节。分别在两个班级招募组员16人,参与活动96人次。通过让学生通过寻找压力来源、感受压力的来源与表现,借用情境体验压力下的心理状态;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压力,学会如何正确地面对压力、释放压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从容不迫、自信满满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五、阅读活动 阅读,这不仅仅是一种日复一日的习惯,更是展现个体对生活深刻感悟的一种态度。在本学期我们持续推进阅读推广活动,我们分别开展了:世界读书日活动、大课间阅读、好书阅读分享等系列阅读活动。这些活动巧妙的将“听”“读”“说”“写”四种元素融为一体,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文字的海洋中,深切感受每一个字、每一个句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本学期共开展阅读主题活动4次,参与学生65人次。 本学期开展10名短期个案服务、10名长期个案服务,完成64份个案服务记录,2个经典个案。在这些个案服务中,我们深入评估每位同学的个性化需求,根据需求制定了服务计划。对于短期个案的同学,我们主要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或情感上的即时困扰,通过倾听、引导和支持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顺利渡过难关。 而对于长期个案的同学,我们则更注重于深层次的探索与持续陪伴。这些同学往往面临更为复杂和持久的挑战,如家庭问题、学习压力、自我认知等。我们通过定期的会谈、情感支持和资源链接,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摆脱困境,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 七、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 在项目支持下,本学期持续为2所学校40名表现卓越且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所提供特别关怀和支持,每人发放“筑梦奖学金”500元,共计发放现金2万元。这份支持不仅缓解了他们家庭的经济压力,更是在精神上对他们梦想的肯定和激励,他们将带着这份爱和希望继续前行,助力他们持续完成学业,直到梦想成真。 八、教师情感学习融合班会 在“2021西部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保障项目”的支持下,为两所项目落地学校的40名班主任进行了一场“社会情感学习提升”的专题培训。培训由线上社会情境学习理论培训和线下教师教案设计指导两部分组成。培训特邀郭鑫悦老师,高层次人才,心理咨询师,曾任联合国妇女署筹款专员。拥有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和人大劳动经济学学士。擅长项目化学习和表现性评价。线下指导老师包括陕西省妇源汇性别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雷莉娜和艾少丹,她们拥有多年心理健康内容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经验,以及十年儿童服务经验。精通学校、儿童及个案社会工作,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行业有深入了解。 培训聚焦三层面:为何重视孩子情感与品德教育?如何从社会情感学习角度设定学习目标?如何融入德育与日常工作? 情感是孩子们建立联系、理解世界的桥梁,品德则是他们成为有道德、责任感的社会人的基石。社会情境学习目标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通过跨学科和项目化学习,将社会情境学习融入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 学习结束,教师们踊跃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精心设计了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并探讨了通过实践活动提升社会情感技能的可行性方法。本学期2所学校10名老师通过培训师的督导在10个不同的班级开展了10场主题活动,有效地将社会情境学习的理念融入课程之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对理论进行了有力地论证。 社会情感学习主题班会包括:感恩教育、情绪调节、反校园欺凌、缓解压力、认识自我、时间管理等课程内容。班主任们以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和体验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性。更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社工信箱 本学期,社工信箱继续成为学生心声的重要窗口。我们共收到12封来信,社工回信12封,内容涉及学习困扰、情感交流、家庭关系等。社工通过耐心倾听与积极反馈,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扰。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与信任感。同时确保每位学生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让校园更加和谐美好。 随着本学期的工作缓缓落幕,回顾驻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旅程,社工们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收获。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期里,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深入校园,与学生们并肩同行,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蜕变。我们用温暖的心灵聆听每一个声音,用专业的知识解答每一个疑惑,用耐心的态度陪伴每一次尝试。从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涯活动,到开展深入人心的个案辅导,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的坚持与努力。我们深知,驻校社工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