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民政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热烈响应《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宝鸡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携手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实施“种太阳”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旨在为全市的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全面、持续的专业关爱服务。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积极动员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困境留守儿童关爱服务
1.社会工作主题小组及个案服务
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执行团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太白县、陇县、千阳县、陈仓区等多个地区,针对140名困境留守儿童开展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工作。此次评估工作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旨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及教育需求,为后续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评估过程中,社工们通过走访家庭、与儿童面对面交流、观察儿童行为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了困境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基于评估结果,社工们精心设计了心理慰藉和社会工作主题小组活动,共计开展了4个主题社会工作小组。受益困境留守儿童140人,150人次。
同时,针对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了个案服务,共计服务了5人。在个案服务中,社工们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计划,通过定期回访、心理辅导、家庭干预等方式,为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此外,项目执行团队还为困境留守儿童发放了生活学习用品共计1821件,包括书籍、文具、玩具、衣物、运动鞋、水杯、米油等生活物品,切实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这些用品的发放不仅体现了社会对困境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注,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24小时接听宝鸡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热线
为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宝鸡市未成年人保护热线0917-3577909始终保持24小时不间断接听服务,致力于为遇到各种困境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及时、专业的咨询服务与有效的转介帮助。截至目前,该热线已成功接听并处理了15人次的电话咨询,累计值班时长189天,合计4356小时。咨询内容涵盖了儿童权益保护、生活技能指导、人际交往困扰、学习生活物资需求、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针对每一个来电诉求,我们的社工团队都秉持着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第一时间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未成年人保护成员单位进行积极沟通协调,确保每一个个案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截至目前,已成功转介并协调处理了3起个案,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支持。
三、试点县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评估工作
积极响应民政部关于全力推进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工作走深走实的政策号召,项目团队在宝鸡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针对辖区县域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全面入户评估工作。此次评估工作覆盖了儿童的监护状况、福利政策落实情况、家庭虐待防范机制、心理与身体发育状态、家庭教育环境、朋辈交往能力、社区融入程度、学业成绩表现以及村(社区)儿童主任的定期巡查家访等多个核心领域,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和保障儿童的福祉。
在评估过程中,工作人员检查了儿童是否遭受家庭虐待,并全面评估了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状况,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得到关注和保障。评估还细致考察了儿童的日常生活细节,如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以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为确保评估质量,项目团队按宝鸡市民政局部署,采取一县一报告、一县一反馈的方式,稳步推进评估工作。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优化儿童福利政策和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参考。
此项试点工作首批即在陇县的7个镇街、16个村庄开展,共走访了19户家庭,对2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评估,同时有16名儿童主任及村干部积极参与了此项工作,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普惠性关爱服务活动
1.“爱心助学,“益”起过六一”
“六一”前夕,我们积极链接项目资金在千阳县的南寨镇和城关镇两所初级中学举行了一场“爱心助学,“益”起过六一”关爱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人资助500元的筑梦奖学金,保障他们持续的在校学习。总计发放2万元受益学生40人。
2.夏季送清凉活动
在庆六一系列关爱服务活动中,我们先后为陇县的河北镇九年制学校,千阳县的南寨镇中心小学捐赠爱心水壶,受益学生240人,为儿童送去了节日的祝福,也带来了夏季的清凉。
3.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
夏日炎炎,暑假来临。为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提升安全意识,7月10日至11日,我们在陇县河北镇九年制学校开展“种太阳”困境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举办“安全相伴--守护成长”主题夏令营。
8月份,我们先后在千阳县10个社区中,携手20名儿童主任开展了10次“安全相伴。守护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活动中,邀请宝鸡曙光救援团队的专业老师为孩子们进行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同时还为了应对暑期期间可能出现的交通安全、我们邀请了千阳县交通警察来到现场,向儿童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城关镇司法所的同志在活动中对儿童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讲,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手册。通过系列活动,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更多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并增强了法治意识。活动中累计受益376人。
4“乐学夏日,润心成长记”暑期夏令营活动
暑假伊始,为了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社交能力,满足孩子对夏日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陇县河北镇九年制学校的110名留守儿童在新星社工团队的组织和带领下,开展了为期2天的“乐学夏日,润心成长记”主题夏令营活动。社工组织的热身活动拉近了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团队合作打下基础。"花开花落"游戏提升了协作和沟通技能。DIY手工扇子活动激发了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科普教育环节培养了环保意识和逻辑思维。校园植物观察和物理知识学习让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夏令营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创造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实践和观察,收获巨大,影响深远。这次夏令营成为他们成长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弥补了家长暑期无人陪伴的缺憾。
5.心理关爱主题小组活动
在千阳县南寨初级中学,心理咨询师策划并开展了以“放飞压力·迎接挑战”为主题的心理关爱团辅活动。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帮助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们有效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够以更加积极、坚韧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从而走向更加宽广的人生道路,此次活动受益人数26人。
6.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测评
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千阳县南寨镇中心小学、张家塬镇中心小学,为儿童提供了一次心理健康的全方位检测支持,通过心理测评服务,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为后续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提供有力依据。此项活动共覆盖受益人数309人。
7.零欺凌,让校园更美好
为了让预防校园欺凌工作得到持续化的推进,项目工作团队在千阳县燕伋小学成功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教师赋能培训。此次培训共覆盖教师60人,涉及6个年级40个班级。培训结束后,教师们积极响应,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的形式,在班级内开展了共计40次的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旨在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次活动共惠及学生2332人,对于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具有积极推动和示范作用。
在千阳县城关中学及南寨初级中学持续开展“零欺凌,让校园更美好”系列多次主题活动。活动重点强调了在校园欺凌中不盲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倡导尊重,告诫学生们尊重他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不应以嘲笑为乐;聚焦于关爱与同情,鼓励学生学会关心他人,避免冷漠与无情;通过宣誓环节倡导同学们面对欺凌: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做沉默的旁观者,主动报告积极寻求帮助,向校园欺凌说不。此项活动共覆盖受益人数90人。
五、儿童工作队伍赋能/普法宣传
1.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赋能培训
为了进一步强化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充满爱心、素质过硬的儿童保护队伍,项目团队在宝鸡市民政局、千阳和陇县民政局的支持下,分别于2024年4月12日和8月及14日在两地成功举办了和参与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能力提升培训”。县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镇分管领导、儿童督导员以及村(社区)儿童主任千阳120人,陇县118人积极参与。培训内容涵盖了科学地与儿童进行游戏互动的方法、强制报告汇报机制的深入了解、与儿童沟通技能的提升策略以及儿童服务安全规范工具的正确使用等多个核心领域。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互动式的实操演练以及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还深刻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通过此类培训活动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10月30日配合市民政局开展“全市慈善和儿童福利工作推进暨业务培训”工作,中心工作人员为与会的240名儿童福利暨儿童工作者进行了“儿童伤害识别与强制报告制度”培训。
2.社区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传
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10月9日,协助市民政局“优秀公务员合力团”在渭滨区桥南街道办事处英达路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监护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现场知识问答互动环节,为50名幸运儿童送上了可爱的“公仔”玩具,充分调动了儿童及监护人参与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政策的积极性。同时还向100余名儿童及监护人进行了交通安全、防火、防拐骗、防性侵等安全教育,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等法规政策500余册,引导儿童关注自身权益,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携手媒体力量,共筑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社会氛围
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积极开展项目宣传工作,倡导社会大众关注困境留守儿童群体,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发布15篇新闻稿,项目相关推文在“陕西省未保、宝鸡民政、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微信公众号上刊载,其中儿童个案故事“从孤僻的孩子到自立的青年”在2024年6月5日《中国社会报》上刊登,同时,我们也在网易新闻等主流媒体上发布相关新闻稿,以引起更广泛的公众关注。
在宣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守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以及深入的分析,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同时,我们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机制,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
通过“种太阳”困境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的实施,宝鸡市民政局及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市困境留守儿童提供了专业、持续的关爱服务。项目不仅开展了多样化的活动,如阅读推广、暑期关爱、中秋节关爱、爱心助学、安全知识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等,还通过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心理关爱、预防校园欺凌等多方面工作,全方位提升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质量,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23次,受益儿童人数3604人,发放物资及助学金总计人民币:61886.40万元,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提升了基层儿童主任工作业务能力,也为构建和谐、安全社会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为困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
七、筑梦成长:做儿童关爱服务的践行者
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致力于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深入执行,确保关爱服务工作取得更显著的成果。同时,我们将不断改进服务策略,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保护权、参与权等各项权利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保障。
八、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金额必须事先经过项目组人员讨论决定,报账的原始凭证做到真实、有效、合法,审批流程完整有效,实行全额预算,杜绝无预算支出。项目资金总预算金额19,900.00元 ,实际到账金额159,200.00元,占总预算金额的79.60%。项目执行6个月已完成金额99,144.28元,占总预算的49.6%.其中:社会服务活动支出完成64.30%,人力及行政管理完成50.70%,项目执行费8.20%.(详细情况见项目中期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