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文

新星故事

温情筑梦,播撒希望之光

           依据宝鸡市民政局《全力推动2024年儿童福利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全市儿童关爱工作推进暨机构代养工作座谈会召开》,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残疾儿童助养项目、宝鸡星之家助残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全力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

           为了有效促进和巩固残疾儿童康复成效,进一步提升残疾儿童家长对于儿童康复教育的信心,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中心近期为10个残障儿童家庭开展社会融合社会工作工小组活动, 为10名儿童提供25次个案服务,并发放价值6000元的米、油及冲锋衣等援助物资。

图片图片

           在个案服务中社工针对儿童及家庭的特定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全面了解服务对象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并在与服务对象的会谈中通过尊重、真诚、共情等专业技巧;表达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和接纳、运用倾听、对焦等会谈技巧,认真聆听服务对象每一次讲话,引导服务对象向社工倾诉并帮助照顾者正视问题、确定目标和解决方案,为其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缓解不良情绪,帮助他们重建对生活的信念,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

              在温暖的阳光下,患有脑瘫的儿童与社工紧紧相拥,那一刻仿佛所有的距离都消融了;身患肌营养不良的儿童与社工畅聊起“王者荣耀”的趣事,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着,如同游戏中英雄们的冒险故事一般精彩;在柔和的灯光中,社工陪伴自闭症的小朋友一起煮一碗他最爱的方便面,共同享用一顿简单却满载温情的午餐,那温馨的氛围里充满了彼此间无言的理解和接纳。

图片图片
           残疾儿童的家庭生活及就读生活需要其家庭成员的持续高度关注,大部分受访家长表示子女受到或曾经受到相关歧视对待,如受到不公对待、在小区玩耍多人注视等,希望提升社会大众对特殊群体的接纳度,有被接纳及社区参与的需求。社工结合服务群体的性质,开展了“心手相牵,同心同行”儿童融合支持小组,邀请自身困境儿童亲子家庭参与,制造同质性群体交流的机会,帮助其参与社区服务,促进与社区居民的接触与认识。

            在融合小组中,社工的服务则注重在小组互动中促进儿童的社会融入和情感发展。通过律动操、身体协调游戏、社交技能训练、艺术表达和手工制作等系列活动,儿童不仅能学习基本的沟通和社交技巧,还能在集体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建立友谊,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小组的开展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家庭照顾技巧的练习与支持,还为他们提供了与同质性群体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取社区内的支持和理解。通过小组活动,组员家庭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中,提高社区对他们的认识和接纳度。增强社区参与感,并促进他们与社区的同质性群体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图片图片

         小明(化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开心地分享道:“这次活动我很开心,快乐、学校里的烦恼都消失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朋友都回和我玩游戏,感觉很温暖。”

           而小花的奶奶(化名)满怀感激之情,她诚挚地对老师说:“老师,您的细心和关怀让在这五次活动中很感动,谢谢你们!我会记住你的关心和鼓励,以后我会更加耐心地对待小花,让她感受到爱和支持。”

“老师,我喜欢你!”“老师,下次有活动我还来!”……

图片图片

             本次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不仅针对儿童的需求,更关注于家长的心声,缓解他们的生活与照顾压力、改善亲子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深知,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是孩子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通过本次助残儿童个案及小组活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助残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